新华财经上海8月21日电(记者 胡洁菲)穆迪下调10家美国银行评级还不到10天,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也发出警告称,美国银行业整体评级存在被再次下调的风险;鉴于银行的评级不能高于其行业评级,惠誉将对70多家美国银行重新评估。这意味着,摩根大通、美银等大银行的评级可能会从AA-下调至A+。如何看待系列评级事件的影响?美国银行业目前状况究竟如何?新华财经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美国银行业面临较大收益率压力
(资料图)
惠誉此前发布的对美国前20大银行2023年二季度业绩的分析报告显示,美国银行业2023年第二季度业绩反映出存款成本超过资产收益率、拨备计提增加以及非利息支出继续面临通胀上行压力等现象,美国前20大银行的二季度业绩在季度环比和同比口径均普遍走弱。
惠誉评级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下半年美国银行业表现可能持续面临挑战,在资金和信贷成本高企的情况下,指标增长放缓将拉长业绩低迷期,对中小型机构而言尤为如此。”
对此,包括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在内的美资银行均表示不予置评。
富邦华一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钟华认为,要了解美国银行业当下的处境,首先需要将一些宏观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内:从证券资产角度看,美国整体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从此前的几乎零利率,加息到5.25%至5.5%,加了525基点(bp),这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资产端收益率出现不小的账面浮亏,亦即证券资产价值的下降。2018年美国推出《促进经济增长、放松监管要求、保护消费者权益法案》和后续监管政策,放松了对金融业监管,对于很多中小美国银行来说,不少证券资产、包括国债资产都放置于银行可供出售账户,“按照当地监管政策,一些银行可以选择不将可供出售账户未实现的损益放入其资本计量框架中,这就造成一些潜在的风险没有充分暴露。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诸如硅谷银行之类的小银行面临这一问题,更多美国的银行也有此类风险。”
从信贷资产角度看,美国的信贷资产有相当大一部分是住房按揭,由于前期涨幅较大,到去年下半年,美国房地产总体上迎来了较大幅下调,因此,基于按揭资产形成的信贷投放面临着潜在的不良率上升。
与此同时,钟华认为,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美国金融机构大量资产配置集中在短端,包括放在美联储的账上,并没有流向实体经济,“这会带来一个效应——尽管银行负债端的收益率不断升高,但这一变化使得资产端收益率并不来源于经济本身的增长,而是来源于美联储抗击通胀的加息行为,从而使得银行缺乏长期的收益率来覆盖其负债端的成本,这一情况还是相对比较严峻的。”
此外,美国银行的存款,吸收的不仅是本土民众和企业单位的存款,还包括大量来自非美国本土的全球存款,这也意味着,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重大变化,这些存款可能进一步离开美国的银行体系,使得美国银行体系在负债端面临较大压力。
他还指出,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所需商品可能无法保有此前物美价廉的供给,此举将对美国通胀带来持续的压力。尽管美联储的加息会带来需求的抑制,缓解通胀,但是如果其供应链无法优化,对美国的通胀影响从中长期看也是不利的。
美国小银行首当其冲 头部银行受影响不大
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认为,惠誉的分析师有上述观点,并不是由实质的个体事件引发的,而是由于银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而在惠誉的评级框架中,形成个体银行评级的因素包括经营环境和主权支持。
“评级若下调,对于头部银行的影响较小,小银行的压力较大。”王丹说,尤其是对于本身风险较高的区域性银行,评级下调可能将会使其列入不可投资级别,推升其融资成本,带来额外压力。由于美联储加息,存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基金利率差距拉大,美国银行存款自2022年下半年加速流出。而硅谷银行事件后,存款搬家也为小银行业带来冲击。
首都银行(中国)金融市场部资金部主管钱悦认为,这次外部主流评级机构调整美银行业的评级事件,凸显了在美联储连续加息及诸多美银行突然暴雷的大背景下,投资人对美银行业的经营和盈利能力的质疑及信心受损。因美国信用评级面临的压力,3月硅谷银行倒闭暴露出的监管漏洞,以及美联储加息路径的不确定性,使得惠誉在6月将美国银行业的行业评级从AA下调至AA-。但这一举动基本上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这并未引起银行评级的下调。但市场若再次下调行业评级,从AA-下调至A+,则很可能会转化为负面的评级行动。
“评级机构有意向市场发出信号,尽管下调银行评级不一定会发生,但确实存在风险。而这可能会使一些资产规模较小、评级较低的银行更接近非投资级,从而遭受投资者的更多怀疑。”钱悦认为,若通胀未如期降温,那么美联储可能会继续加息,且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高位,这将给银行业的利润率及持有证券的估值带来压力。一方面连续的加息环境对于资产的流动性和市场估值伤害巨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资金成本的大幅上扬, 进而引发潜在的违约,当前美国商业地产贷款的拖欠率就是一个实例,将会对金融机构的营运和盈利造成巨大冲击。(参与采写:王菁)